一、精制級焦亞硫酸鈉價格不貴,產品為白色或黃色結晶粉末或小結晶,帶有強烈的SO2氣味,比重 1.4,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與強酸接觸則放出SO2而生成相應的鹽類, 久置空氣中,則氧化成Na2S2O6,故該產品不能久存。高于150攝氏度,即分解出SO2。
二、焦亞硫酸鈉的生產工藝路線有干法和濕法兩種:
( 1 ) 干法。將純堿和水按一定摩爾比攪拌均勻,待生成 Na2CO3.nH2O呈塊狀時, 放入反應器內,塊與塊之間保持一定的空隙然后通入SO2,直至反應終了,取出塊狀物,經粉碎得成品。
( 2 ) 濕法。于亞硫酸氫鈉溶液內,加入一定量的純堿,使其生成亞硫酸鈉的懸浮液,再通入SO2 ,即生成焦亞硫酸鈉結晶,經離心分離、干燥而得成品。 項目濕法干法生產工藝機械化強度較高工藝笨重產品質量純度高純度底原材料消耗較低較高。
A、本法生產焦亞硫酸鈉的反應過程分4步:
1、在碳酸鈉溶液中通入SO2至pH為4.1,生成亞硫酸氫鈉溶液:
2、亞硫酸氫鈉溶液 中再加碳酸鈉調至pH為7~8 ,即轉化為亞硫酸鈉:
3、亞硫酸鈉再與SO2反應至pH達4.1,又生成亞硫酸氫鈉溶液:
4、當溶液中亞硫酸鈉含量達到過飽和濃度時,就析出焦亞硫酸鈉結晶。
B、硫磺為原料的濕法傳統工藝
先將硫磺粉碎成粉狀,用壓縮空氣送入燃燒爐,于600~800℃進行燃燒,空氣加入量是理論量的2倍左右,氣體SO2濃度為10~13,經冷卻除塵和過濾后除去升華硫和其他雜質,并使氣體溫度降低至0℃左右,通入串聯反應器中。
第三級反應器中緩慢加入用母液和純堿溶液進行中和反應,生成的亞硫酸鈉懸浮被依次通過第二級,第一級反應器,與SO2進行吸收反應,生成焦亞硫酸鈉結晶。
三、焦亞硫酸鈉保質期跟運輸和儲存環境是密不可分的,在這里廠家著重強調運輸注意事項,起運時包裝要完整,裝載應穩妥。運輸過程中要確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墜落、不損壞。嚴禁與氧化劑、酸類、食用化學品等混裝混運。運輸途中應防曝曬、雨淋,防高溫。車輛運輸完畢應進行徹底清掃。
|